2011年,达拉斯小牛队的夺冠之路已经被无数球迷奉为单核带队的经典案例,成为以弱胜强的标杆。在这一年的季后赛开始之前,这支小牛队已被认为是“夕阳球队”的代表。10-11赛季的小牛队拿下了57胜的战绩,而随后的两个赛季,这支球队分别只获得了36胜和41胜,直至无缘季后赛。所以说,2011年是这支球队最后一次冲击总冠军的机会,而诺维茨基精准地抓住了这个难能可贵的机遇!

2010-11赛季有哪些豪强,小牛的定位如何?
回顾那个赛季,联盟战绩第一的是东部的芝加哥公牛队。然而,在大众的眼中,东部唯一有可能夺冠的球队并不是他们,而是热火队。尽管公牛常规赛比热火多赢了4场,并且三次面对热火都取胜,但这些数据并没有改变球迷对公牛夺冠前景的质疑。
在西部,洛杉矶湖人凭借57胜25负的战绩锁定第二种子。他们刚刚完成两连冠,阵容核心得以完整保留,内线的拜纳姆也有所成长。因此,球迷们憧憬着在这个赛季看到詹姆斯和科比在总决赛中对决,期待“23VS24”成为现实。
西部第一的马刺队赢下了61场比赛,但由于过去两个赛季他们在季后赛屡屡受挫,再加上核心邓肯年过34岁,球迷们对他们的期待值被大大降低。
小牛则处在类似的处境。诺维茨基已经不再年轻,而自2006-07赛季开始,小牛连续四年止步季后赛首轮。在整个赛季开始时,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能够最终问鼎。
此外,还有一支崭露头角的西部劲旅——雷霆。他们这个赛季以55胜排在西部第三。这一年,杜兰特成为得分王并入选最佳阵容一阵,维斯布鲁克入选二阵,而哈登的能力也开始显现。不过,年轻的雷霆还未达到争霸顶峰。
综合来看,夺冠的热门排序大致为:热火第一、湖人第二、马刺第三、雷霆第四,而小牛只能排在第五位。
这支小牛队真的是单核夺冠吗?
2010-11赛季,小牛队的主要轮换阵容包括诺维茨基、杰森·特里、贾森·基德、肖恩·马里昂、泰森·钱德勒、巴里亚、史蒂文森和佩贾。整支队伍中,唯一入选当赛季全明星和最佳阵容的球员只有诺维茨基一人。
季后赛首轮,小牛4:2淘汰开拓者,诺维茨基场均砍下27.3分,是全队的得分王,杰森·特里的场均17.3分紧随其后。而开拓者队中表现最好的球员是阿尔德里奇,场均20.8分。
次轮面对湖人,小牛展现了真正的实力。诺维茨基场均25.3分9.3篮板,均为队内最高,特里场均19.8分位居第二。而湖人队的科比因伤病影响表现欠佳,场均仅23.3分,三分命中率更是只有22.7%。最终,这支卫冕冠军以0:4的悬殊比分惨遭淘汰。
西部决赛,小牛对阵年轻的雷霆。诺维茨基状态火热,在系列赛中场均拿下32.2分,无论是伊巴卡还是帕金斯均无法限制他的发挥。再加上威斯布鲁克36%的投篮命中率失准,小牛仅用五场比赛就结束了系列赛。
进入总决赛,小牛面对的是声势浩大的热火三巨头。诺维茨基毫无悬念地成为团队的核心,但杰森·特里的表现同样不容忽视。他在第六场的关键一战中16投11中,砍下27分,几乎以一己之力摧毁了热火翻盘的希望。反观热火,尽管韦德场均贡献26.5分7篮板5.2助攻,投篮命中率高达54.6%,但詹姆斯的表现却令人失望,场均仅17.8分,投篮效率也不高。热火最终铩羽而归,詹姆斯在赛季结束后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。

对于热火来说,这一年显然是痛苦的教训,而小牛的成功也有赖于一些对手的遗憾形势——马刺被灰熊爆冷出局,湖人受伤病拖累斗志不足,雷霆三少尚未完全成熟,热火还在磨合阶段。但最关键的依然是小牛自身的硬实力,以及诺维茨基带队的韧性。从种种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看,小牛的成功无可质疑,2011年的那次总冠军注定成为NBA历史上的一段传奇。